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陽明胃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經艾灸療法

胃經艾灸療法是利用艾葉燃燒所產生的溫熱作用和特有的藥性,刺激足陽明胃經的經絡與相關穴位,達到通經活絡、調理氣血、促進健康的效果。艾灸對胃經的應用常用於溫補脾胃、改善消化功能、緩解疼痛及提升免疫力。


功效

胃經艾灸的主要功效包括:

  1. 調理脾胃功能:改善胃痛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腹瀉等症狀。
  2. 補益正氣:提升體能,強化免疫力,改善疲勞和虛弱。
  3. 溫經散寒:對寒性腹痛、冷感體質效果顯著。
  4. 疏通經絡: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局部疼痛及不適。
  5. 全身調節:對情緒壓力引起的胃腸不適、睡眠障礙、焦慮等有良好效果。

操作方法

艾灸方式

  1. 懸灸(艾條灸):

    • 將點燃的艾條放置於穴位上方2-3厘米處,以患者感到溫熱但無灼痛為宜。
    • 每穴灸10-15分鐘,至皮膚微紅為度。
  2. 直接灸(艾炷灸):

    • 在穴位上置放隔物(如薑片、大蒜片或鹽),再將艾炷點燃進行灸療。
    • 每次灸療以患者能接受為度,灸3-5壯。
  3. 器具灸(灸盒灸):

    • 使用灸盒固定於特定穴位上,適合腹部、大腿等平坦區域。

操作步驟

  1. 準備工作

    • 選擇安靜、通風良好的環境。
    • 用毛巾或衣物保護周圍皮膚。
  2. 選取穴位

    • 根據病症選擇相應穴位(參見穴位清單)。
  3. 灸療過程

    • 點燃艾條或艾炷,按上述方法進行。
    • 關注患者反應,隨時調整距離或結束灸療。
  4. 結束後處理

    • 用溫水擦拭皮膚,避免直接接觸冷水。
    • 建議飲用溫水補充水分。

胃經艾灸穴位建議清單

  1. 天樞穴(ST25)

    • 位置:腹部,臍中旁開2寸。
    • 功效:改善腹瀉、便秘、腹脹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灸盒灸或薑片灸,每次15-20分鐘。
  2. 歸來穴(ST29)

    • 位置:下腹部,臍中下4寸,距前正中線2寸。
    • 功效:改善月經不調、寒性腹痛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薑片灸,每次15分鐘。
  3. 足三里穴(ST36)

    • 位置:小腿前外側,當犢鼻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補氣健脾、消除疲勞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15-20分鐘。
  4. 上巨虛穴(ST37)

    • 位置:足三里下2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治療腹痛、痢疾、消化不良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10-15分鐘。
  5. 下巨虛穴(ST39)

    • 位置:上巨虛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改善腸胃功能,緩解下肢痿痹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10-15分鐘。
  6. 豐隆穴(ST40)

    • 位置:小腿前外側,當外踝尖上8寸,距脛骨前緣2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化痰,緩解咳喘、眩暈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10-15分鐘。
  7. 解溪穴(ST41)

    • 位置: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。
    • 功效:治療下肢痿痹、足背痛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10分鐘。
  8. 內庭穴(ST44)

    • 位置:足背,第2、3趾間,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。
    • 功效:清熱解毒,治療便秘、口臭。
    • 艾灸方法:懸灸,每次5-10分鐘。

注意事項

  1. 適宜人群

    • 適合寒性體質、陽氣不足者。
    • 慢性疾病或功能性疾病患者可使用。
  2. 禁忌人群

    • 高熱、出血性疾病或局部感染者禁用。
    • 孕婦避免腹部和腰骶部艾灸。
  3. 操作安全

    • 注意艾條與皮膚的距離,防止燙傷。
    • 灸療後避免直接接觸冷水和寒風。
  4. 時間安排

    • 飯後30分鐘內不宜艾灸。
    • 每次療程3-5天為宜,避免過度灸療。
  5. 灸後護理

    • 灸後局部可塗抹潤膚膏避免皮膚乾燥。
    • 保持溫暖,避免劇烈運動或立即沐浴。

胃經艾灸療法溫和易行,適合居家養生或臨床輔助治療,但應根據體質選用正確穴位和方法,以達最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