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卒腦風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卒腦風證

卒腦風證為中醫病證名,屬眼科與頭痛病症範疇,指患者既有內障或外障等眼疾,又突發太陽穴部位劇烈疼痛的證候。此證首載於明代王肯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,列為眼病兼頭痛之特殊表現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此證多因內外合邪而發:

  1. 肝膽風火上攻:足少陽膽經循行於頭側,太陽穴為其經氣所過之處。若情志鬱結、肝失疏泄,或外感風熱邪毒,引動肝膽之火,循經上擾清竅,可致眼疾與偏側頭痛並見。
  2. 痰瘀阻絡:痰濁或瘀血內阻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,加之風邪外襲,風痰瘀互結,壅滯於目竅及頭側經脈,發為內外障病兼頭痛。
  3. 陰虛陽亢:肝腎陰虧,虛陽上亢,風陽挾火循經上沖,灼傷目絡,亦可能誘發此證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眼部症狀:視物昏矇、睛珠混濁(內障),或目赤腫痛、翳膜遮睛(外障)。
  • 頭痛特徵:太陽穴處疼痛劇烈,或如錐刺,或脹痛拒按,可伴頭暈目眩。
  • 兼證:或見口苦咽乾、煩躁易怒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等肝火熾盛之象;若痰瘀為患,則舌質暗紫、苔膩,脈滑或澀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清瀉肝膽實火: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,酌加菊花、夏枯草以清肝明目;頭痛甚者,配川芎、白芷通絡止痛。
  2. 化痰通絡祛瘀:以通竅活血湯溫膽湯化裁,痰瘀同治,佐以蔓荊子、柴胡疏風通竅。
  3. 滋陰潛陽熄風天麻鉤藤飲加減,配合石決明、牡蠣鎮肝熄風,枸杞子、熟地滋補肝腎。

古籍考據

《證治準繩》強調此證屬「風火相煽」之候,治療需標本兼顧,既清肝明目,又需疏風通絡。後世醫家如《張氏醫通》進一步指出,太陽穴痛屬「少陽頭痛」,當從膽經論治,並重視局部針刺(如率谷、太陽穴)以緩急止痛。

此證雖以眼疾為本,然頭痛為標急之症,臨床需辨明標本緩急,針對病機用藥,方能收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