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卒魘死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卒魘死,乃中醫古籍所載之危重證候,屬「卒死」範疇,首見於《備急千金要方·卒死》篇。此症特指寐中猝然氣絕身亡,其發如雷霆,病勢險惡,昔稱「五絕」之一(五絕含縊死、溺死、壓死、魘死、產乳死),皆屬暴斃之候。

病因病機探微
中醫理論認為,卒魘死與臟腑氣機驟然逆亂密切相關。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「血氣者,人之神」,若寐時心神失守,肝魂不藏,肺魄渙散,致陰陽之氣不相順接,可發為暴厥。具體可分三端:

  1. 痰瘀閉竅:平素痰濕內盛或瘀血內阻之人,夜臥時陽氣入陰,痰瘀乘虛上蒙清竅,阻塞心脈。
  2. 七情過極:夢中驚恐傷腎,怒氣傷肝,致氣機暴逆,心君失位,《諸病源候論》稱「夢驚覺而心動悸,神不守舍」。
  3. 元陽暴脫:素體虛弱或久病之人,真陽衰微,寐中陽氣不能固守,陰寒獨盛而亡陽。

證候特徵
古籍記載此症「寐中忽作驚呼,面色青慘,手足厥冷,脈息頓絕」,其特異在於:

  • 發病前或見夢中掙扎、囈語
  • 卒然面唇紫紺,爪甲青黑
  • 部分患者可伴見遺尿、汗出如油

治法考據
歷代醫家對卒魘死雖列為不治,然《肘後備急方》載「以韭汁灌鼻中,或灸百會七壯」為急救法,此乃取其通陽開竅之功。明代《醫學綱目》更提出「急刺人中、湧泉,以通任督」,皆為復甦神機之術。

與現代醫學參照
此症近似西醫所謂「夜間猝死症候群」,尤與Brugada症候群或睡眠呼吸中止引發之心室顫動相類。然中醫從「整體氣化」立論,強調陰陽離決為根本,此乃獨特認知體系。

按:歷代醫案如《名醫類案》載有「夜臥驚魘,呼之不應,以麝香納臍中得蘇」之例,可見古人於此症已有救治探索,非盡屬絕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