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卒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卒瘖,病證名。系指卒然音聲不出的病證。《靈樞.經脈》:「足陽明之別……其病氣逆則喉痹卒瘖。」本病多由風寒、風熱之邪犯肺所致。由風寒引起者,宜溫散寒邪,可用九味羌活湯加減;由風熱引起者,宜辛涼宣散。方用銀翹散加減。詳見暴瘖條。

卒瘖,又稱暴瘖,是指突然發生的聲音嘶啞或完全失音的病證。多由風寒、風熱之邪犯肺所致。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或完全失音,發音費力,喉部不適,咽喉乾燥,咳嗽,痰少而粘,舌苔薄白或黃,脈浮或浮數。

治療上,可根據病因和症狀辨證施治。風寒犯肺者,宜溫散寒邪,可用九味羌活湯加減;風熱犯肺者,宜辛涼宣散,可用銀翹散加減。

此外,卒瘖患者還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【古籍摘錄】

《靈樞.經脈》:「足陽明之別……其病氣逆則喉痹卒瘖。」

《金匱要略.肺痿咳嗽病脈證治》:「肺痿咳嗽,其人喘息,咳而上氣,胸中煩悶,喉中痰鳴,或胸中痰鳴,聲不出者,為卒瘖。」

《諸病源候論.瘖候》:「瘖者,言音不出也。其病有二:一者風寒,二者風熱。風寒者,其人身體疼痛,頭痛,鼻塞,流涕,喉中乾燥,聲音嘶啞,或不出聲。風熱者,其人身體疼痛,頭痛,鼻塞,流涕,喉中乾燥,聲音嘶啞,或不出聲。治法:風寒者,宜溫散寒邪,可用九味羌活湯加減;風熱者,宜辛涼宣散,可用銀翹散加減。」

【現代研究】

近年來,國內外對卒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、發病機制、臨床表現、診斷和治療等方面。

關於卒瘖的病因,目前尚無定論。有學者認為,卒瘖多由風寒、風熱之邪犯肺所致。風寒犯肺者,可導致肺氣失宣,肺津失布,從而出現聲音嘶啞或完全失音;風熱犯肺者,可導致肺熱灼傷肺陰,肺失濡養,從而出現聲音嘶啞或完全失音。

關於卒瘖的发病机理,目前认为主要与肺气失宣、肺津失布、肺熱灼傷肺陰有关。肺气失宣,可导致肺失宣降,气道不通,从而出现声音嘶哑或完全失音;肺津失布,可导致肺失濡养,声带干燥,从而出现声音嘶哑或完全失音;肺热灼伤肺阴,可导致肺失濡养,声带干燥,从而出现声音嘶哑或完全失音。

關於卒瘖的臨床表現,主要包括聲音嘶啞或完全失音、發音費力、喉部不適、咽喉乾燥、咳嗽、痰少而粘、舌苔薄白或黃、脈浮或浮數等。

關於卒瘖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、病史、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進行。

關於卒瘖的治療,目前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法。可根據病因和症狀辨證施治。風寒犯肺者,宜溫散寒邪,可用九味羌活湯加減;風熱犯肺者,宜辛涼宣散,可用銀翹散加減。

此外,卒瘖患者還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