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丹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丹砂

丹砂,又稱朱砂,為中醫養生術語及重要藥材,自古被方士視為煉製外丹之關鍵原料。《抱樸子內篇·金丹》載:「丹砂燒之成水銀,積變又還成丹砂。」此過程體現陰陽相生之理,亦為外丹術中「硫化汞」化學反應之早期記載。內丹學說則借喻其為人體精氣神凝煉之象徵,《金丹四百字》云:「鉛汞結丹砂,耿耿紫金色。」此處「丹砂」喻指內丹成就時,周身氣血調和所現之光明境界。

中醫藥性與應用
丹砂性微寒,味甘,歸心經,具安神定驚、清熱解毒之效。傳統多用於以下證候:

  1. 鎮心安神:主治心火亢盛所致之心悸怔忡、失眠多夢,常與黃連、生地黃配伍,如《傷寒論》朱砂安神丸。
  2. 驚風癲癇:小兒驚搐或痰熱蒙蔽清竅時,可與牛黃、麝香同用,以開竅醒神。
  3. 瘡瘍腫毒:外用能抑殺瘡毒,古方常以水飛硃砂調敷癰疽,取其清熱防腐之功。

製法與炮製
傳統以辰州(今湖南沅陵)所產「辰砂」為道地藥材,須經水飛法研磨極細,去除雜質後陰乾。內服多入丸散,因其質重沉降,不宜久煎。

文化與術數意涵
道家視丹砂為「純陽之精」,象徵離火之象;風水學中亦用作辟邪鎮煞之物,反映其於傳統文化中兼具藥用與象徵雙重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