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作強之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作強之官——中醫腎臟功能探微

一、名詞溯源
「作強之官」首見於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,為中醫對腎臟功能的獨特詮釋。原文載:「腎者,作強之官,伎巧出焉」,意指腎主司人體精力、體能之強健,並與精巧技能的表現密切相關。歷代醫家注釋此概念各有側重:

  • 王冰:強調「強於作用」,謂腎賦予人體行動力;「伎巧」則關乎形體與技藝的靈活運用,男女各有所顯——男性主體能,女性主工巧。
  • 張志聰:結合「腎藏志」理論,指出內在意志堅定(作強)方能外顯為技巧。
  • 馬蒔:從生殖角度闡釋,認為腎精充沛則生育機能旺盛,生命化育之「伎巧」自然而成。

二、中醫理論內涵

  1. 生理功能

    • 主骨生髓:腎精化生骨髓,髓充則骨骼強健,齒堅腦靈。此為「作強」的物質基礎。
    • 藏精主生殖:腎精為先天之本,主宰生長發育與生殖能力。男子精室、女子胞宮皆賴腎氣溫煦,故《內經》言「伎巧」含生殖化育之能。
    • 作強與伎巧的關聯:腎氣充足者,不僅體力充沛(作強),更表現為動作協調、思維敏捷(伎巧),如工匠手藝、運動靈活性等。
  2. 與其他臟腑關係

    • 心腎相交:腎陰上濟心火,心陽下溫腎水,二者協調則精神飽滿、反應靈敏。
    • 肝腎同源:肝藏血、腎藏精,精血互化,共主筋脈柔韌與運動能力。

三、臨床體現

  • 腎氣盛者:筋骨強健,耐勞耐久,生育力旺盛;技藝學習與創造力突出。
  • 腎氣虛者:常見腰膝酸軟、動作遲緩、健忘不孕等,甚則小兒發育遲滯(五遲五軟)。

四、延伸思考
「作強之官」不僅限於體能,亦涵蓋腦力活動。清代醫家葉天士提出「腎主髓海」,將腎與高級認知功能連結,進一步擴充「伎巧」的範疇至智慧謀略。此觀點與現代醫學中腎上腺素影響應激反應、腎臟調節電解質平衡以維持神經傳導等機制,隱有相通之處。

結語
「作強之官」一詞凝練中醫對腎臟「體用合一」的認識,既概括其基礎生理功能,亦隱喻生命創造力的根源。透過此概念,可窺見中醫形神一體、天人相應的整體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