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丹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丹訣

定義與淵源
丹訣,為中醫養生與道家修煉之重要名詞,泛指煉製丹藥或修習內丹之方法與口訣。其概念可追溯至先秦方術,後融入中醫養生理論與道家修煉體系。晉代幹寶《搜神記》載焦山仙人得老君授木鉆穿石、終獲丹訣之事,反映丹訣自古被視為通達長生之秘鑰。

中醫與丹訣之關聯

  1. 外丹與內丹之分

    • 外丹術:以礦物、草本煉製丹藥,如「五石散」、「金丹」,屬早期中醫藥學與化學結合之實踐。唐代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即載有多種丹方,用於療疾延年。
    • 內丹術:以人體為鼎爐,精、氣、神為藥物,透過呼吸導引、存想周天煉化「內丹」。此理論與中醫經絡學、臟腑氣化論相通,如《黃庭經》強調「三丹田」與臟腑調和之關係。
  2. 丹訣與氣功修煉
    丹訣常以口訣形式指導內丹習練,如「小周天」運轉任督二脈、「採藥歸爐」等術語,皆與中醫奇經八脈理論相應。明代《性命圭旨》詳述「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煉神還虛」之步驟,契合中醫「精氣神」三者互化之養生觀。

經典丹訣舉隅

  • 《周易參同契》:被譽為「丹經之祖」,以卦象喻丹道火候,結合中醫陰陽五行,闡述人體氣血運行與天地節律相應之理。
  • 《悟真篇》:宋代張伯端所著,強調「心腎相交、水火既濟」,與中醫心腎相交、陰陽平衡理論互為表裏。

丹訣於中醫養生之應用
丹訣不僅為修煉法門,其蘊含之調息、存神、導引等技巧,亦融入中醫養生實踐。如:

  • 呼吸吐納:仿效丹訣「調息綿綿」,調節肺氣宣降,改善氣機鬱滯。
  • 意守丹田:藉由意念守護下丹田(氣海),培補先天元氣,與中醫「扶正固本」理念相合。

總結
丹訣作為融合醫道之術,既體現古人對生命奧秘之探求,亦為中醫養生學提供獨特視角。其理論與方法,至今仍影響氣功、針灸等領域,展現傳統醫學之深厚底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