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坐舌蓮花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坐舌蓮花風
坐舌蓮花風,又稱蓮花舌,為中醫舌診病名之一,首載於清代醫家鄭梅澗所著之《重樓玉鑰》卷上。其特徵為舌下浮腫,並伴隨痰涎增多,初起時僅見一至二瓣腫脹,隨病情發展可增至五、六瓣,狀似蓮花,故而得名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此症多因風熱邪毒或痰火鬱結上攻於舌所致。舌為心之苗,又為脾之外候,且足太陰脾經、足少陰腎經、手少陰心經等多條經絡皆絡於舌,故臟腑功能失調,尤其是心、脾、腎三臟蘊熱,或外感風熱之邪,均可導致舌下氣血壅滯,痰濕凝滯,形成蓮花狀腫脹。
臨床表現
- 舌下浮腫:初起時舌下出現一至二處腫脹,漸次增多,形如蓮花瓣,嚴重者可達五、六瓣。
- 痰涎壅盛:患者常感口中痰涎增多,甚或影響言語及吞咽。
- 舌質變化:舌質多偏紅,若兼熱毒熾盛,可見舌紅絳或伴有黃膩苔;若痰濕偏重,則舌苔白滑或厚膩。
- 伴隨症狀:或見口乾、口苦,甚則咽喉腫痛,若熱毒壅盛,可能伴有發熱、煩躁等症。
治法與方藥
此症治療當以清熱解毒、化痰散結為主,並根據具體證型辨證施治:
- 風熱上攻:宜疏風清熱,可用銀翹散加減,或配合黃連解毒湯以清瀉心脾之熱。
- 痰火鬱結:治宜化痰散結、清熱瀉火,可選用導痰湯或黃連溫膽湯,佐以浙貝母、瓜蔞等化痰之品。
- 熱毒熾盛:若見舌紅絳、腫痛明顯,可加犀角地黃湯(現代多以水牛角代犀角)以涼血解毒。
外治方面,可配合冰硼散或錫類散局部吹敷,以清熱消腫、緩解症狀。
古籍考證
《重樓玉鑰》將此症歸類於喉風門,與其他舌病如「木舌」、「重舌」等並列,強調其因風熱痰火所致,並指出其發展迅速,需及時治療,以防邪毒深入。
綜上所述,坐舌蓮花風為中醫舌診中一特殊病症,其形如蓮花,病機多涉風熱痰火,治療需辨明病因,對證施治,方能奏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