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丹鳳搖頭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丹鳳搖頭

丹鳳搖頭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首見於《推拿指南》,其操作與「赤鳳搖頭」相似,皆屬傳統中醫外治法中用以調理小兒氣機、疏通經絡的特定手法。

手法操作
施術者以拇指與食指輕捏小兒腕部特定穴位(如陽池、外關等),並以均勻力道帶動手腕作輕柔搖擺,形似鳳凰搖頭之態。動作需緩和連貫,力度以小兒耐受為度,旨在通過經絡傳導,調和氣血運行。

中醫理論基礎
此手法依循「小兒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之生理特點,結合經絡學說設計。手少陽三焦經行經腕部,搖動手法可刺激經氣流通,尤擅調理上焦(心肺)與中焦(脾胃)氣機,對小兒食滯、煩躁不安或輕微外感症狀具輔助緩解之效。

臨床應用
丹鳳搖頭傳統上用於小兒消化不良、夜啼及風熱初起等症,其機理在於通過肢節搖動導引陽氣,促進「氣行則血行」,間接調節臟腑功能。部分流派亦將此法與「飛經走氣」等複式手法結合,增強疏風解表之效。

與赤鳳搖頭之異同
雖《推拿指南》未詳述二者區別,然據後世醫家考證,丹鳳搖頭偏重腕部操作,而赤鳳搖頭或涉及肘關節搖動,作用範圍稍異,然核心皆在於「動而致和」的推拿原則。
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以通為用」的治療思想,其輕靈特性尤契合小兒「易虛易實」的體質特點,為歷代推拿家所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