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仲景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**張仲景(約150年-219年),字仲景,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,被後世尊稱為「醫聖」、「醫祖」。他來自東漢南陽郡涅陽縣(今河南南陽市)。

在年輕時,張仲景對醫學非常有興趣,曾跟隨同郡的著名醫師張伯祖學習醫術,並得到他的傳授。當時正值建安年間(196-220年),疫病流行,死亡和傷亡猖獗。仲景的家族原本有二百多人,不到十年的時間,已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,其中傷寒的佔了七成。當時醫學界普遍陷入墨守成規的泥淖中,對於疫病束手無策。受此情況的啟發,仲景開始研究古代的醫學典籍,廣泛收集醫方,深入研究《黃帝內經》、《九卷》、《八十一難》、《陰陽大論》、《胎臚藥錄》和《平脈辨證》等著作,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《傷寒卒病論》十六卷。這本書將醫學理論與處方相結合,後來由晉朝王叔和整理成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,並流傳至今。其中,《傷寒論》收錄了113首醫方,《金匱要略》收錄了262首醫方。張仲景的組方原則非常嚴謹,至今有些方劑仍在現代的臨床應用中使用,因此人們尊稱他為「眾方之祖」。

《傷寒卒病論》是張仲景最重要的學術成果,是一部包含了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鉅著,是學習和研究中醫的必讀之書。

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,張仲景提出了六經辨證理論,這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。六經分別是: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太陰、厥陰、少陰。每一經都有對應的病理變化,例如太陽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等;陽明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;少陽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寒熱交替、胸腹脹滿、口苦、咽乾等;太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腹脹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;厥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手足厥冷、脣色青紫、心煩、失眠等;少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四肢厥冷、脈搏微細、口不渴、不願飲水等。

此外,張仲景還提出了四診合參的診斷方法,包括望診、聞診、問診和切診。望診是通過觀察患者的面色、舌苔、目睛和身體形態來瞭解其病情;聞診是通過聽患者的聲音、呼吸聲等來瞭解其病情;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的病史和症狀等來瞭解其病情;切診是通過按壓患者的脈搏來瞭解其病情。四診合參是一種綜合性的診斷方法,可以全面地瞭解患者的病情,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。

除此之外,張仲景還提出了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溫、清、消、補、灸等八法治療原則。汗法是通過使患者出汗來解散表虛邪;吐法是通過催吐來排除胃腸中的濁邪;下法是通過瀉下來清除腸道中的積滯;和法是通過調和陰陽、氣血和臟腑來治療疾病;溫法是通過溫補陽氣來治療虛寒性疾病;清法是通過清熱解毒來治療熱性疾病;消法是通過利尿或通便來排除體內的積滯;補法是通過補益氣血和臟腑來增強患者的免疫力;灸法是通過灸熱來刺激患者的穴位達到治療作用。

張仲景的醫學成就對中醫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,他的學說和臨床經驗被後世的醫學家納入中醫傳統醫學體系,是中醫學的重要經典之一。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