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仲景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張仲景(約150年-219年),字仲景,東漢南陽郡涅陽縣(今河南南陽市)人,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,被後世尊稱為「醫聖」、「醫祖」。
張仲景少時好醫學,曾從同郡名醫張伯祖學醫,得其所傳,通經方。適逢建安(196-220)期間,疫癘流行,死傷枕藉。仲景家族原有人口二百多,未及十載,死者已達三分之二,而其中傷寒占十分之七。當時醫家庸俗之風甚盛,墨守成規,各承家技,造成對疫癘無能為力的局面。仲景有感於此,遂精求古訓,博採眾方,精研《素問》、《九卷》、《八十一難》、《陰陽大論》、《胎臚藥錄》及《平脈辨證》等,撰成《傷寒卒病論》十六卷。書中溶醫經與醫方於一爐。後經晉王叔和整理成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,流傳千餘載。其中《傷寒論》載方一百一十三首;《金匱要略》載方二百六十二首。其組方原則嚴謹,至今有些方劑仍在應用。人尊其為「眾方之祖」。書中創六經辨證,審因立法,依法定方,理法方藥自成體系。後代辨證論治,即在此基礎上發展成。《金匱要略》則為雜病部分,亦為後代所推崇。據傳其尚著有其他醫著,均佚。
張仲景的醫學成就主要體現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一書中。該書是一部臨床醫學巨著,內容博大精深,涵蓋了內、外、婦、兒、五官等各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,是後世醫家學習和研究中醫的必讀之書。
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提出了六經辨證的理論,這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。六經辨證是根據六經的病理變化來辨別疾病的一種方法。六經包括: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太陰、厥陰、少陰。每個經都有相應的病理變化,如太陽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等;陽明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;少陽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寒熱往來、胸脅苦滿、口苦、咽乾等;太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腹脹、腹瀉、食欲不振等;厥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手足厥冷、口唇青紫、心煩、失眠等;少陰經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四肢厥冷、脈微細、口不渴、不欲飲水等。
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還提出了四診合參的診斷方法。四診包括:望診、聞診、問診、切診。望診是通過觀察患者的面色、舌苔、目睛、身形等來了解患者的病情;聞診是通過聽患者的聲音、呼吸等來了解患者的病情;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的病史、症狀等來了解患者的病情;切診是通過按壓患者的脈象來了解患者的病情。四診合參是一種綜合性的診斷方法,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,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。
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還提出了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溫、清、消、補、灸等八法治療原則。汗法是通過發汗來解表散寒;吐法是通過催吐來清除胃腸中的濁邪;下法是通過瀉下來清除腸道中的積滯;和法是通過調和陰陽、氣血、臟腑來治療疾病;溫法是通過溫補陽氣來治療虛寒性疾病;清法是通過清熱解毒來治療熱性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