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針向補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針向補瀉,即迎隨補瀉。迎隨,指針刺時針體與經脈走向的關係。迎,是順著經脈走向刺入;隨,是逆著經脈走向刺入。補瀉,指針刺時針刺手法的不同。補,是指向內、向下、向左的針刺手法;瀉,是指向外、向上、向右的針刺手法。
針向補瀉是針灸治療中常用的一種手法,它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,選擇不同的針向和針刺手法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針向補瀉的原理是,針刺時針體與經脈走向的關係,可以影響經氣的運行。迎隨補瀉,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,選擇不同的針向和針刺手法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針向補瀉的臨床應用十分廣泛,可以用於治療各種疾病。例如,在治療頭痛、眩暈、目赤腫痛等疾病時,可以採用迎隨補瀉的手法,以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疼痛。在治療腹痛、腹瀉、便秘等疾病時,可以採用迎隨瀉的手法,以清熱利濕、通便止瀉。
針向補瀉是針灸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,選擇不同的針向和針刺手法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在臨床應用中,針向補瀉具有良好的療效,值得推廣應用。
以下是《針灸大成》中關於針向補瀉的論述:
“針刺之法,有迎隨補瀉之分。迎者,順其經脈之行而刺之也;隨者,逆其經脈之行而刺之也。補者,向內向下向左之刺也;瀉者,向外向上向右之刺也。迎隨補瀉,各有其法,不可不知也。”
“迎隨補瀉,各有其法,不可不知也。”這句話強調了針向補瀉的重要性。針向補瀉是針灸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,選擇不同的針向和針刺手法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在臨床應用中,針向補瀉具有良好的療效,值得推廣應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