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指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指疔
指疔為中醫外科病名,泛指發生於手指部位的疔瘡總稱。歷代醫家根據其發病部位、患指形態及病情輕重,命名繁多,如:
- 蛇頭疔:生於指尖,腫如蛇頭。
- 蛇眼疔:生於指甲邊緣,狀如蛇眼。
- 蛇腹疔(魚肚疔):生於指腹,腫如魚肚。
- 螺疔:生於指端,形似螺紋。
- 沿爪疔:沿指甲周圍發病。
- 蛀節疔:侵及指節,狀如蛀蝕。
其他尚有泥鰍疽、斷指疔、調疽等名稱,皆因局部表現不同而異。
病因病機
指疔多因外傷感染,如針刺、竹木刺傷,或臟腑火毒鬱結,循經外發所致。其病機為熱毒壅滯,氣血瘀阻,化腐成膿。
臨床表現
患指焮紅腫脹,疼痛劇烈,甚則痛如雞啄,夜不能寐。若膿成易潰者為順證;若腫勢蔓延至全指或手掌,或伴發疔毒走黃(全身化膿性感染),則屬逆證,病情凶險。
治療方法
內治
以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為主,常用方劑:
- 仙方活命飲:清熱解毒,消腫潰堅。
- 蟾酥丸:解毒止痛,適用於熱毒熾盛者。
- 銀花解毒湯:清熱涼血,瀉火解毒。
外治
- 初期未潰:
- 雄黃外敷:單用雄黃研末調敷,或配伍白芷、豬膽汁調塗。
- 蜈蚣末調敷:蜈蚣研粉,以豬膽汁調勻外敷。
- 烏梅嚼敷:烏梅肉嚼爛塗患處,取其酸收解毒之效。
- 白蘿蔔套指法:白蘿蔔挖孔填入雄黃,蒸半熟後套於患指。
- 膿成已潰:切開排膿,務使毒邪外泄,避免腐筋蝕骨。
對應西醫疾病
指疔相當於西醫之膿性指頭炎、化膿性肌腱炎等化膿性手指感染。相關內容亦可參考代指(指甲周圍炎)之論述。
附註
指疔雖為局部病變,然因手指經絡密布,氣血匯聚,故病情變化迅速,宜早期辨治,以防毒邪內陷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