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牙關緊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牙關緊急

證名,指牙關緊閉,口部難以張開之症,首載於《衛生寶鑒·咽喉口齒門》。此症多因痰、氣、風、火等邪壅阻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筋脈拘急而成。根據病因病機不同,臨床常見以下幾類:

  1. 中風痰閉
    多因肝風內動,痰濁上蒙清竅所致。症見突然昏仆、不省人事,伴牙關緊急、面赤氣粗、喉中痰鳴等。此屬「閉證」範疇,痰火或痰濕阻滯經絡,氣機逆亂,引動肝風,故見筋脈拘攣。
  2. 破傷風
    因外傷後風毒之邪由創口侵入,襲於經絡,內傳肝臟,引動肝風。症見牙關緊急、角弓反張、四肢抽搐,甚則呼吸困難。風邪善行數變,與肝風相搏,故筋脈失養而拘急。
  3. 中氣
    因七情過極,氣機逆亂,痰隨氣升,壅塞清竅。症見突然昏厥、牙關緊閉、手足厥冷,然無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等中風之象。此屬氣厥實證,因氣逆痰阻,經絡不通而發。

中醫病機分析
牙關緊急與「肝」、「筋」關係密切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云:「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」肝主筋,風邪或痰火擾動肝經,則筋脈失柔,發為拘急。此外,陽明經循行於面頰,若胃熱上攻或風寒外客陽明,亦可導致頷頰筋脈攣急,牙關開合不利。

治法舉隅

  • 中風痰閉:宜豁痰開竅、熄風通絡,方用滌痰湯合至寶丹。
  • 破傷風:當祛風定痙,選用玉真散或五虎追風散。
  • 中氣:治以行氣降逆、化痰通絡,可用蘇合香丸或烏藥順氣散加減。

此症多屬急重症,臨床須辨明病因,分證論治。歷代醫家亦重視針灸急救,如刺人中、合谷等穴以緩解牙關緊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