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戴天章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戴天章(清代醫家)
戴天章,字麟郊,號北山,江蘇上元縣人,為清代著名醫家。其學術淵源深厚,初習儒學,博覽諸子百家,兼通格物致知之學,並涉獵天文、歷算等領域,尤精於醫理。行醫濟世,活人無數,且醫德高尚,深受時人敬重。
學術貢獻與著作
戴天章於溫病學領域成就斐然,所著《廣瘟疫論》(又稱《廣溫熱論》)為其代表作。該書系統性地擴展了吳又可《瘟疫論》之理論,深入辨析瘟疫與傷寒之異同,強調溫病之病因、病機及辨證要點,對後世溫病學發展影響深遠。書中提出「瘟疫多從口鼻而入」的觀點,並詳述氣、血、痰、鬱等病理因素在溫病中的表現,豐富了溫病辨證體系。
此外,戴天章尚撰有《佛崖驗方》,輯錄臨床實用方劑,現存刊本流傳於世。另著有《咳論註》、《瘧論註》等專論,惜未見刊行,內容或聚焦於咳嗽、瘧疾等病證之機理與治法,反映其對內科雜病的深入研究。
臨床特色與理論創新
戴天章臨證重視「辨證求因」,尤其擅長結合氣化理論分析溫病傳變規律。其學說強調「邪伏膜原」之說,並進一步闡發溫病過程中「熱鬱」與「痰濕」互結的病機特點,主張清熱化濕、透邪外達的治療原則。在用藥上,善用輕清透表之品,如藿香、佩蘭等,兼顧調暢氣機,體現了溫病學派「輕靈透解」的用藥風格。
戴天章之學術思想,上承明末吳又可,下啟清代葉天士、吳鞠通等溫病大家,對中醫溫病理論的系統化與臨床實踐具有承先啟後之地位。其著作至今仍為研習溫病學之重要文獻,彰顯其於中醫史上之卓越貢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