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牙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牙癰

牙癰,又稱附牙癰、牙蜞風,是一種牙齦深處腫起而脹硬、發紅疼痛,甚至還可能引發腮頰等部位的疾病。這種疾病通常是由於陽明胃經中的火毒積聚,上升攻擊到牙齦所致。

中醫書籍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提到:「牙邊出現如豆大的癰腫是因為脾胃兩經的火毒相聚所致。可以使用小刀刺破,然後塗上冰片散。」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中提到:「牙癰並發胃熱,牙床腫脹,疼痛堅硬得很難忍受,膿水破裂未能自行收口,若不注意寒涼多骨的情況會引起更大的問題。」

治療牙癰的方法,一般是清胃、瀉火、解毒、消腫。可以選擇使用五味消毒飲、黃連解毒湯等藥方進行調配。對於體內火熱的情況,可以服用蟾酥丸;對於便祕的情況,可以服用雙解貴金丸。外用方面,可以擦拭冰硼散,如果有多骨(即死骨),應該進行取出。

牙癰這種疾病在西醫學中相當於牙周膿腫併發頜骨骨髓炎,治療時建議結閤中西醫學的治療方法,以促進更快的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