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啞喉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啞喉風

病名:啞喉風為中醫喉科病症之一,以牙關緊閉、口不能言、唇青面紫、時流冷涕、咽喉腫痛、湯水難咽為主要臨床表現。此症多因風、痰、火、氣鬱結於咽膈,阻滯經絡氣血,導致咽喉氣機壅塞,甚則影響發聲與吞咽功能。

病因病機

  1. 風邪外襲:風為百病之長,易夾寒、熱之邪上攻咽喉,導致氣血凝滯,咽喉腫閉。
  2. 痰火鬱結:平素痰濕內盛,或情志不暢,氣鬱化火,痰火互結,壅塞咽喉,阻遏氣機。
  3. 氣滯血瘀:氣機不暢,久則血行受阻,瘀血內停,加重咽喉腫痛,甚則見唇面青紫。

證候特點

  • 風痰阻絡:咽喉腫痛伴痰鳴氣促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  • 火毒熾盛:咽喉紅腫灼痛,口乾煩躁,舌紅苔黃,脈洪數。
  • 氣鬱血瘀:唇青面紫,咽喉刺痛,舌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

治法方藥

  1. 疏風宣肺,祛痰利咽:適用於風痰壅盛者,方選清咽利膈湯(含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桔梗等)加減,以散風透邪、化痰開閉。
  2. 清熱化痰,和胃降逆:若痰火內擾,兼見胸悶嘔惡,可用黃連溫膽湯(黃連、半夏、陳皮、竹茹等)清泄痰熱。
  3. 行氣活血,解毒利咽:氣滯血瘀明顯者,可酌加丹參、赤芍、鬱金等活血化瘀之品,或合會厭逐瘀湯化裁。

外治法

  • 針刺:取少商、商陽點刺出血,或針合谷、內庭、天突等穴以通絡開竅。
  • 吹藥:以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喉,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啞喉風屬急症,其病機關鍵在於「壅塞不通」,臨證需辨明風、痰、火、瘀之偏盛,及時疏通氣機,以防閉阻加重。歷代醫家重視此症與「喉痹」「喉喑」之鑑別,強調「開閉為先,標本兼治」之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