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啞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啞驚,病證名。驚風之一。《許氏幼科七種》:小兒驚風發搐「壯熱痰涌,抽掣無聲者,俗名啞驚。」用羚羊鉤藤湯、琥珀抱龍丸。
啞驚,又稱啞風,是小兒驚風的一種,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。其主要症狀為突然發作,四肢抽搐,面色蒼白,口吐白沫,不省人事,甚至出現昏迷、抽搐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狀。
啞驚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外感風邪,二是內傷痰熱。外感風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肺氣不宣,痰熱內生,從而引發啞驚。內傷痰熱則是由於小兒脾胃功能虛弱,飲食不節,導致痰濕內生,化熱生風,從而引發啞驚。
啞驚的治療以清熱化痰、熄風止痙為主。常用方藥有羚羊鉤藤湯、琥珀抱龍丸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啞驚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如果孩子出現了啞驚的症狀,應立即送醫治療。
以下是《許氏幼科七種》中關於啞驚的記載:
「壯熱痰涌,抽掣無聲者,俗名啞驚。治法:羚羊鉤藤湯。方用羚羊角(鎊)一兩,鉤藤(去毛)一兩,天麻(去心)一兩,白蒺藜(去刺)一兩,石菖蒲(去泥)一兩,竹茹(去節)一兩,甘草(炙)一兩。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分三服。若痰多,加竹瀝一合。若不省人事,加人參一兩,黃連一分,生薑三片。若小便不通,加車前子一兩。」
這段記載中,對啞驚的症狀、病因、治療方法都有詳細的描述。其中,對症狀的描述是「壯熱痰涌,抽掣無聲者」,也就是說,患者會出現高熱、痰多、抽搐、不省人事等症狀。對病因的描述是「外感風邪,內傷痰熱」,也就是說,啞驚的發病原因可能是外感風邪侵襲人體,也可能是內傷痰熱。對治療方法的描述是「羚羊鉤藤湯」,也就是說,羚羊鉤藤湯是治療啞驚的有效方藥。
總之,啞驚是小兒驚風的一種,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。其主要症狀為突然發作,四肢抽搐,面色蒼白,口吐白沫,不省人事,甚至出現昏迷、抽搐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狀。啞驚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外感風邪,二是內傷痰熱。治療以清熱化痰、熄風止痙為主。常用方藥有羚羊鉤藤湯、琥珀抱龍丸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如果孩子出現了啞驚的症狀,應立即送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