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啞瘴喉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啞瘴喉風

啞瘴喉風,又稱啞喉風啞瘴啞瘴風,屬中醫喉科急症之一,為喉風病之特殊類型。其特徵為咽喉腫閉,伴有口不能言、牙關緊閉等症狀,病情多較危急。

病因病機

本病之發,主要緣於肺胃積熱生痰,復感外邪風熱所致。其病機關鍵在於:

  1. 肺胃積熱:平素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厚味,致肺胃熱盛,煉液為痰,痰熱內蘊。
  2. 外邪引動:外感風熱邪毒,引動內伏痰熱,上攻咽喉。
  3. 氣血壅滯:痰熱與風邪相搏,阻滯咽喉經絡,致氣血壅滯,腫脹閉塞。

臨床表現

本病典型症狀包括:

  • 咽喉腫痛:咽喉部紅腫熱痛,甚則腫塞難通
  • 言語障礙:聲音嘶啞或完全不能出聲("啞"之由來)
  • 牙關緊閉:開合不利,影響飲食吞咽("瘴"之表現)
  • 痰涎壅盛:喉中痰鳴,咯吐不利
  • 發熱惡寒:多伴外感表證

辨證要點

中醫辨證當注意以下特點:

  1. 辨痰熱輕重:痰盛者喉中痰鳴明顯;熱盛者咽喉焮紅灼痛劇烈
  2. 察外邪性質:風熱者多伴發熱;風寒者多惡寒無汗
  3. 審氣血瘀滯:腫脹紫暗者多兼血瘀

治療原則

治療當以疏風清熱、祛痰消腫、開竅通閉為主,常用治法包括:

內治法

  • 主方:溫膽湯加減(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竹茹、枳實)
  • 加減法
    • 熱盛加黃芩、梔子、連翹
    • 痰多加貝母、瓜蔞仁
    • 腫甚加牛蒡子、板藍根
    • 表證明顯加薄荷、荊芥

外治法

  • 吹藥:選用冰硼散、珠黃散等吹喉
  • 含漱:以銀花、甘草煎湯漱口
  • 針刺:取少商、合谷、廉泉等穴點刺出血

古籍論述

歷代醫家對本病多有記載:

  • 《喉科指掌》云:"啞瘴風,喉閉不通,痰涎壅塞,不能言語。"
  • 《瘍醫大全》指出:"此症因風熱痰毒,壅塞肺胃之絡。"
  • 《外科正宗》載:"啞瘴喉風,喉閉痰鳴,湯水難下,急宜刺少商出血。"

本病屬喉科急症,發展迅速,古代醫家多強調"治喉風如救火",需及時處理以防窒息之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