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咽喉生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咽喉生瘡
定義
咽喉生瘡為中醫病名,指咽喉部出現瘡瘍、紅腫疼痛,甚則潰爛化膿,導致吞嚥困難、飲食難下之症。此病多因外感邪毒或內傷虛火,致使咽喉氣血壅滯,熱毒蘊結而成。
病因病機
- 虛火上炎:
多因肺腎陰虛,或久病耗傷陰液,虛火內生,上灼咽喉。陰虛則津液不足,咽喉失養,虛火燔灼,故見咽喉紅腫、生瘡,疼痛綿綿,午後或夜間加劇,伴口乾咽燥、舌紅少苔等陰虛之象。 - 實熱攻衝:
外感風熱邪毒,或過食辛辣炙煿,脾胃積熱,熱毒上攻咽喉。實熱熾盛,氣血壅滯,故見咽喉紅腫熱痛劇烈,瘡面焮紅,甚則化膿,伴發熱、口渴、便秘、舌紅苔黃等實熱證候。
辨證論治
-
虛火上炎證
- 治法:養陰清熱,益氣和血。
- 方藥:以益胃湯合四物湯加減,可酌加竹瀝、玄參、麥冬等滋陰降火之品。
- 益胃湯(《溫病條辨》):沙參、麥冬、生地、玉竹,滋養肺胃之陰。
- 四物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,養血和血。
- 加竹瀝清熱化痰,利咽解毒。
-
實熱攻衝證
- 治法:清熱解毒,疏散風熱。
- 方藥:以銀翹散(《溫病條辨》)為主方,加黃芩、梔子、板藍根等增強清熱解毒之力。
- 銀翹散中金銀花、連翹清熱解毒,薄荷、牛蒡子疏風利咽,桔梗、甘草宣肺化痰,合而清解咽喉熱毒。
- 若熱毒熾盛,瘍膿已成,可加黃連解毒湯或仙方活命飲以瀉火排膿。
其他療法
- 針灸:取少商、商陽點刺放血以瀉熱毒,或針刺合谷、列缺、照海等穴以清熱利咽。
- 外治:以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喉,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古籍參考
《外科正宗》云:「咽喉為飲食呼吸之門戶,熱毒蘊結則腫痛生瘡。」《醫宗金鑒》亦指出:「虛火喉瘍,其勢緩而色淡;實火喉癰,其勢急而色赤。」可見辨明虛實為治療咽喉生瘍之關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