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咽喉壅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咽喉壅塞症狀及治療

咽喉壅塞是指咽喉部位有異物堵塞,導致呼吸不暢的一種病症,常見於多種咽喉疾病。中醫認為,咽喉壅塞多由外感風寒、風熱之邪侵襲肺衛,肺氣失宣,或因飲食不節,痰濕內生,壅塞咽喉所致。

咽喉壅塞的臨床表現包括咽喉部位腫脹、疼痛,有異物感,吞嚥困難,聲音嘶啞,咳嗽痰多,舌苔白膩,脈滑或弦。

治療上,可根據病因和症狀進行辨證施治。外感風寒者,可使用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之法,常用藥物有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細辛等;風熱感冒者,可使用辛涼解表、清熱宣肺之法,常用藥物有薄荷、菊花、連翹、金銀花等;痰濕壅盛者,可使用化痰散結、宣肺利咽之法,常用藥物有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等。

此外,以下是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幾點:

  1. 保持口腔清潔,飯後漱口,睡前刷牙。
  2. 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
  3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5. 若出現咽喉腫痛、吞嚥困難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

根據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中的論述,咽喉壅塞的治療可使用麻黃加減方,若風寒重可加桂枝、白朮、細辛;痰飲重可加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;若兼有熱毒可加黃連、黃芩、大青葉、板藍根;若兼有虛寒可加附子、乾薑、肉桂。

咽喉壅塞是一種常見的咽喉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、窒息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咽喉腫痛、吞嚥困難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