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嚴冬榮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嚴冬榮
生平與背景
嚴冬榮,字桂嶺,清代江蘇泰州人,出身於醫學世家,專精喉科,尤以治療白喉證見長。其臨床實踐與理論見解,對後世喉科診療影響深遠。
學術特色與貢獻
- 辨證論治為核心
嚴氏反對當時醫界對白喉證「執一法而治百例」的流弊,批判濫用養陰清肺湯的現象。他強調須依患者體質、病程階段及症狀差異,靈活運用溫、清、汗、下等法。例如:- 表寒證:主張辛溫解表,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。
- 裏熱熾盛:則以黃連解毒湯配合利咽藥物。
- 陰虛火旺:方用養陰清肺湯,但嚴氏強調需佐以活血透邪之品,如丹皮、赤芍。
-
喉科診療的創新
嚴氏結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也」的理論,提出「咽喉為經絡交會之樞」,治療時注重疏通手足陽明、少陰經氣。其處方常含牛蒡子、桔梗、玄參等引經藥,並配合外治法(如吹喉散)以直達病所。 - 對白喉病機的見解
認為白喉非單純燥火為患,提出「毒、瘀、痰互結」的病理框架,治則上除清熱解毒外,亦重視化痰散結(如貝母、瓜蔞)與活血祛瘀(如桃仁、紅花)的配伍運用。
著作與影響
嚴氏雖無專著傳世,其學術觀點散見於弟子整理的《喉科心法》抄本及地方醫案集錄中。清代喉科名家張宗良曾評其「辨證之精,用藥之準,堪為後世法」。
後世評價
嚴冬榮的辨證思維,體現了中醫「同病異治」的原則,其對白喉的分型論治,不僅豐富了喉科理論,更為溫病學派與傷寒學派的融合提供了臨床範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