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閻文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閻文顯

閻文顯為北宋時期著名醫官,精於外傷科治療,其醫術見載於史料,尤以處理箭傷聞名。據《宋史》等文獻記載,咸平年間(公元998-1003年),曾有一軍士面頰中箭,箭鏃貫穿至耳部,眾醫束手無策。閻文顯以藥外敷傷處,兩日後箭鏃自行脫出,療效顯著,因而受宋真宗嘉獎,賜緋衣以彰其能。

醫術特色與中醫理論背景

  1. 外傷科用藥
    閻文顯所施之外敷藥,推測可能結合活血化瘀、解毒生肌之品,如乳香、沒藥、血竭等,此類藥物在宋代已廣泛應用於金創治療。中醫認為,外傷導致氣血瘀滯,須以行氣活血之品疏通經絡,輔以收斂止血之藥,促進傷口癒合。
  2. 「祛腐生新」療法
    其治療過程體現中醫「祛腐生新」原則,先以藥物軟化異物、化解瘀血,再引導膿腐外排,最終促使新肉生長。此法與《劉涓子鬼遺方》等外科典籍所述「偎膿長肉」理論相合,強調以藥物激發人體自癒能力。
  3. 經絡學說應用
    箭傷涉及頰車(足陽明胃經)與耳部(少陽經)經絡,閻文顯或循經選藥,兼顧局部與整體調理。宋代醫家重視經絡辨傷,認為外傷可影響相應臟腑,故用藥時常配伍調和氣血之品,如當歸、川芎等,以內外兼治。

歷史評價

閻文顯之事蹟反映北宋官辦醫學之發展,尤其軍醫體系對外傷處理的經驗累積。其療法結合實證與理論,展現中醫外科「簡、便、驗」的特色,為後世傷科發展奠定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