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顏,中醫名詞,有兩個意思:

  1. 額,俗稱「腦門子」。《靈樞.經脈》:「胃足陽明之脈……是動則病灑灑振寒,善呻數欠顏黑。」《素問.刺熱》:「心熱病者,顏先赤。」
  2. 泛指臉面。《靈樞.論勇》:「失氣驚悸,顏色變更。」

1. 額

額,位於頭部正中,上接髮際,下至眉毛,是人體重要的部位。《素問.舉痛論》描述了頭痛從頭部連及背部的病變連結關係。額部與頭、項、肩、背、腰、骶、尾閭等部位相連,如果額部出現疼痛,可能與這些部位有相關病變。

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旁,上行至額頭,到達頭頂,再下行至面頰,下達下齒,沿下頜至耳前,再沿頸部下行,到達鎖骨上窩,最後沿胸腹部下行至足大趾外側。如果胃足陽明之脈有病變,可能導致額頭疼痛、頭部發冷、打寒戰、面色蒼白、額頭發黑。

心熱病是指心臟熱盛所致的疾病,心熱病患者的面色會先變得通紅。

2. 泛指臉面

顏泛指臉面。失氣驚悸是指突然出現的氣短、心慌、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失氣驚悸患者的面色可能會突然變得蒼白、發青、發黑等。

顏是人體重要的部位,出現疼痛、發紅、發黑等異常時可能表示身體有問題。因此,若出現顏部不適,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