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掩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掩法
掩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指以手掌或指腹輕柔覆蓋於特定穴位或身體部位,並施加適當壓力,以達到調理氣血、疏通經絡之效。此法強調「掩而不壓,覆而不滯」,手法需柔和均勻,使力道透達皮下而不傷及肌理,常用於小兒推拿及成人經絡調理。
操作要領
- 手法形式:多以掌心或魚際部位貼合皮膚,如《千金要方》記載,以母手掩覆嬰兒臍部(神闕穴),或沿督脈摩挲頭脊,藉掌心溫度與輕緩按壓,溫養元氣。
- 力度控制:講究「似觸非觸」,以患者體感微熱、鬆透為度,適用於虛證或體弱者,避免過度刺激。
- 經絡應用:常配合任脈、督脈及背俞穴,如掩關元以補腎氣,掩大椎以升陽氣,具引氣歸元之效。
理論基礎
掩法結合「形氣相感」理論,透過體表接觸引導內氣運行。《靈樞·本藏》提及「衛氣充於皮肉」,手法覆蓋可調動衛氣,促進局部氣血循環。小兒臟腑嬌嫩,掩法尤重溫補,如掩臍能安神止啼,乃因神闕為先天氣機樞紐,輕掩可寧心鎮驚。
臨床應用
- 內科調理:掩中脘穴助脾胃運化,適用於食積不化。
- 外傷科:覆蓋患處緩解疼痛,如掩阿是穴散瘀滯。
- 養生保健:日常掩丹田(氣海、關元)可培補下焦,契合《景岳全書》「溫養為上」之旨。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以柔制剛」的治療思想,透過輕覆慢調,協調陰陽氣機,為推拿技法中溫和卻深具滲透力之術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