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眼眶骨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眼眶骨痛

病證名,首見於《秘傳證治要訣》卷五。此症指眼眶周圍骨部疼痛,多與肝經及痰濕病理相關,臨床常見三類證型,治法各異:

  1. 肝陽上亢

    • 病機:肝陽偏亢,上擾清竅,氣血壅滯於目眶。
    • 特徵:眼眶骨部酸脹疼痛,或伴頭暈目眩、煩躁易怒,舌紅苔薄黃,脈弦數。
    • 治法:平肝潛陽。
    • 方藥:天麻鈎藤飲加減,酌加石決明、白蒺藜以增鎮肝熄風之效。
  2. 肝陰不足

    • 病機:肝陰虧虛,目絡失養,虛火上炎。
    • 特徵:眼眶痛甚,遇光加劇,兼見眼乾澀、視物模糊,舌紅少津,脈細數。
    • 治法:滋養肝陰。
    • 方藥:杞菊地黃丸或一貫煎,陰虛甚者加龜板、女貞子。
  3. 痰飲內阻

    • 病機:痰濕凝滯,阻遏清陽,經絡不通。
    • 特徵:眉稜骨痛為主,頭重如裹,胸悶泛惡,苔白膩,脈滑。
    • 治法:燥濕化痰、通絡止痛。
    • 方藥:二陳湯合芎辛湯,痰鬱化熱者加黃芩、竹茹。

其他相關理論

  • 《證治準繩》提及「眉骨痛」多屬風痰上攻,可用選奇湯(防風、羌活、黃芩、甘草)疏風化痰。
  • 若兼見血瘀證(痛如針刺、舌暗紫),可配合通竅活血湯化瘀通絡。

此症辨證須分虛實,實證責之肝陽、痰濕,虛證多因陰血不足,治法迥異,臨床需審因論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