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帶脈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帶脈穴是人體經絡穴位之一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屬足少陽膽經。

位置:在腰部,當第4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

主治:月經不調、帶下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腰痛、下肢痿痹。

操作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別名:帶脈、腰帶、腰肋、帶道、帶脈俞、帶脈關、帶脈穴、帶脈原、帶脈絡、帶脈府、帶脈會、帶脈俞穴、帶脈原穴、帶脈絡穴、帶脈府穴、帶脈會穴。

取穴方法:正坐或俯臥位,在腰部,當第4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

圖解

!帶脈穴

穴位解剖:有腰背筋膜、棘筋膜、骶棘肌、腰方肌、髂腰肌;有第4腰動、靜脈後支;布有第4腰神經後支。

功效:疏通經絡、理氣活血、健脾益腎。

主治:月經不調、帶下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腰痛、下肢痿痹。

配伍:配三陰交穴、腎俞穴治月經不調;配足三里穴、陽陵泉穴治遺精;配中極穴、關元穴治陽痿;配腰陽關穴、委中穴治腰痛;配太溪穴、陰陵泉穴治小便不利;配承山穴、委中穴治下肢痿痹。

注意事項:孕婦慎用。

穴位配伍

  • 月經不調:帶脈穴配三陰交穴、腎俞穴。
  • 遺精:帶脈穴配足三里穴、陽陵泉穴。
  • 陽痿:帶脈穴配中極穴、關元穴。
  • 腰痛:帶脈穴配腰陽關穴、委中穴。
  • 小便不利:帶脈穴配太溪穴、陰陵泉穴。
  • 下肢痿痹:帶脈穴配承山穴、委中穴。

古籍記載

  • 《素問.氣府論》王冰註:「帶脈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,五臟六腑之氣皆注於帶脈。」
  •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帶脈,在腰部,當第4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直刺0.5-1寸,可灸。」
  • 《針經指南》:「臨泣通帶脈」,為八脈八穴之一。

現代研究

  • 現代研究表明,帶脈穴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降血壓、降血脂、調節免疫、改善微循環等作用。
  • 臨床上,帶脈穴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帶下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腰痛、下肢痿痹等症。

結語:帶脈穴是人體經絡穴位之一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屬足少陽膽經。主治月經不調、帶下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腰痛、下肢痿痹等症。配伍應用可擴大其治療範圍,增強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