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晏封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晏封

晏封為唐代醫家,其生平履歷史料記載不詳,然其著作《制伏草石論》六卷,見錄於部分古籍書目,可惜已散佚,未能流傳於世。唐代醫藥學承襲前朝經驗並融合外來知識,尤其在藥物炮製與方劑配伍方面有顯著發展,晏封所撰《制伏草石論》之題名,可推測內容或與中藥「草石」類藥材的製備、藥性制約及臨床應用相關。

「草石」一詞於中醫本草學中,泛指植物藥(草)與礦物藥(石)兩大類。唐代《新修本草》等官方藥典皆重視此二類藥物的分類與炮製,尤其礦物藥如硃砂、雄黃等,其毒性須經特殊處理(如「飛」、「煉」等法)以制伏峻烈之性,方能入藥。晏封之論可能涉及此類技術,反映唐代對藥物安全性的實踐智慧。

此外,唐代醫學受道教煉丹術影響,部分醫家探索礦物藥的配伍禁忌與增效減毒之法。晏封著作雖佚,然其名留醫史,足見彼時醫家對藥物製劑理論之重視,亦為後世研究唐代藥學發展提供線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