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燕吻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燕吻瘡是一種口角生瘡乾裂的病症,多由脾經積熱引起。治療上宜清瀉脾熱,可以使用清胃散等中藥方劑內服,或者外塗卵黃油等脂膏。

《醫學正傳》、《醫學入門》和《外科正宗》等書中都對燕吻瘡做了相似的描述,指出該病發生在口角,呈乾裂且疼痛,像燕子的嘴巴。

脾經主要負責運化功能,脾氣虛弱、運化失常可能導致水濕停聚,引發熱毒上蒸,灼傷口角,形成燕吻瘡。

治療上應清瀉脾熱,可使用清胃散加減的中藥方劑。清胃散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朮、生薑和大棗組成。黃連、黃芩和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,白朮有健脾燥濕的作用,生薑和大棗可以調和脾胃。這個方劑能夠清瀉脾熱,燥濕止痛。

此外,也可以外塗卵黃油等脂膏。卵黃油是從雞蛋黃中提取的,性味甘平,具有滋陰潤燥和滑腸通便的功效。外塗卵黃油可以滋潤口角,緩解乾裂疼痛。

預防燕吻瘡的方法包括:保持口腔清潔,飯後漱口,刷牙;飲食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;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;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治療燕吻瘡的方法有:局部用藥,可以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朮、生薑、大棗煎水,溫熱後燻洗口角,每日1-2次;內服中藥,可以服用清胃散加減,每日1劑,分2次服;外用藥膏,可以用卵黃油、冰片、凡士林等塗抹在口角,每日1-2次。

一般情況下,燕吻瘡的預後良好。如果及時治療,病情可以快速康復。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,甚至引發其他併發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