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羊須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羊須瘡

羊須瘡,又稱羊胡瘡或羊須癰,是一種慢性皮膚病。它多發於面頰部,表現為小紅點,逐漸增大成圓形或橢圓形,直徑約1~2cm。病癥特徵為邊緣隆起,表面有少量鱗屑,中央有毛孔,毛孔內有黑色硬結,形狀像羊的須毛,因而得名。患者常感到瘙癢,搔抓後容易引起感染,出現膿皰。本病多見於青少年,病程長,很難治癒。

病因

羊須瘡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• 遺傳因素:有家族史的人患病的機率較高。
  • 內分泌因素:羊須瘡常見於青少年,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。
  • 免疫因素:患者的免疫功能較低,容易受到感染。
  • 外界刺激:搔抓、摩擦等行為可能加重病情。

治療

羊須瘡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為主,可以使用以下方藥:

  • 白礬散:將白礬10g研細,用醋調成糊狀,塗抹於患處。
  • 黃連解毒湯: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甘草各10g,煎水服用。
  • 五味消毒散: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白礬、冰片各6g,研細後用醋調成糊狀,塗抹於患處。

預防

預防羊須瘡的方法包括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和摩擦。
  •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傳染源。
  • 增強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
注意事項

羊須瘡是一種慢性皮膚病,病程很長,治療較為困難。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避免搔抓,以免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