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疽是一種病證名,通常指的是足背部的癰疽。根據《瘍科選粹》卷一的記載,陽疽是一種發生在足趺上的癰疽。陽疽的病因與足背部的經絡和穴位有關。足背部通過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陽膽經等經絡連接著人體的臟腑、組織和器官。當這些經絡受到外邪的侵襲,或者人體內臟腑功能失調時,就容易出現陽疽。

陽疽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足背部皮膚紅腫、熱痛,局部可能有硬結,並且可能出現破潰、流膿、流血等症狀。治療陽疽的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。常用的中藥有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、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赤芍、丹皮、桃仁、紅花等。

預防陽疽的方法包括:

  1. 保持足部清潔和乾燥,避免受涼和受潮。
  2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辛辣、油膩和生冷的食物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平時可以多喝水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。

如果出現足背部皮膚紅腫、熱痛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