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脈之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陽脈之海——督脈

督脈,為奇經八脈之一,被譽為「陽脈之海」。《十四經發揮》中明確記載:「督脈者,起於下極之俞……屬陽脈之海也。」此論述揭示了督脈在經絡系統中的重要地位。

循行路線

督脈起於胞中,下出會陰,向後行於脊柱內部,上達項後風府,進入腦內,上至巔頂,沿前額下行至鼻柱。其分支貫穿脊柱,聯絡腎臟,體現了其與先天之本的緊密聯繫。

生理功能

  1. 統率陽經:督脈與手足三陽經交會於大椎穴,陽維脈亦與之相連,形成對全身陽經的統攝作用。《難經·二十八難》稱其「督脈者,起於下極之俞,並於脊裏,上至風府,入屬於腦」,強調其貫通上下、聯絡諸陽的特性。
  2. 調節陽氣:督脈循行於背部陽位,具有督導全身陽氣之功。陽氣之溫煦、推動、防禦等作用,皆與督脈密切相關。其經氣充足與否,直接影響人體的活力與抗病能力。
  3. 腦髓相關:督脈入屬於腦,《素問·骨空論》言:「督脈為病,脊強反折」,顯示其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聯繫。臨床上督脈穴位常用於治療腦部疾病,如百會穴之用於醒腦開竅。

經絡特點

督脈共28穴,其與任脈前後相對,構成「小週天」循環通路。在氣功修煉中,打通任督二脈被視為重要環節,體現了其在氣機運行中的樞紐作用。此外,督脈與衝脈同源於胞中,形成「一源三歧」的結構特點。

歷代醫家對督脈的認識不斷深化,《針灸大成》強調其「總統諸陽」的功能,而現代研究則發現督脈穴位對免疫、內分泌系統具有調節作用,進一步驗證了「陽脈之海」的理論內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