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明腑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明腑病

陽明腑病,又稱陽明腑證,是指陽明經傳熱到陽明腑所表現的證候。

陽明腑病的臨床表現包括:

  • 潮熱、自汗、譫語、發渴,不惡寒反惡熱,揭去衣被,揚手擲足,或發斑、發黃,狂亂,大便燥實不通。
  • 手足乍冷乍溫、腹滿硬痛、喘急。

陽明腑病的治療原則是攻下燥實。

《醫宗金鑒.訂正傷寒論註》中說:「其治陽明府病,雖均為可下,然不無輕重之分。故或以三承氣湯下之,或麻仁丸通之,或蜜煎、膽汁導之,量其病而治之可也。」

治療方法則根據病情的輕重而定。若較輕,可使用三承氣湯下泄;若較重,可使用麻仁丸通便;若非常嚴重,可使用蜜煎或膽汁導便。

陽明腑病的預後一般來說是比較好的。若及時治療,病情可以迅速痊癒。然而,若病情嚴重且治療不及時,則可能導致死亡。

陽明腑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若出現相關症狀,應盡早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