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蹻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蹻穴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是陽蹻脈的交會穴。陽蹻脈是足太陽膀胱經別出的脈,起於目內眥,上額角,沿頭頂至枕骨,下項,入缺盆,循肩胛內側,下行至髂骨後上方,沿大腿外側下行至膝外側,至腓骨小頭下方,沿足背外側至小趾外側端。陽蹻脈與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陽膽經、足陽明胃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太陽小腸經均有交會。

陽蹻穴的具體位置如下:

1.足太陽經的申脈穴,位於足背外側,第五跖骨小頭後方,赤白肉際處。 2.足少陽經的居髎穴,位於頭部側面,下關穴後,風池穴前,耳後乳突前下方凹陷處。 3.足陽明經的地倉穴,位於面部,口角外側,開口肌外緣凹陷處。 4.手陽明經的肩髎穴,位於肩部,肩峰前下方,三角肌前緣凹陷處。 5.手太陽經的臑俞穴,位於肩部,肩胛骨喙突上方,岡上窩凹陷處。

陽蹻穴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疼痛等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、目眩、耳鳴、肩背痛、腰腿痛等症。

申脈穴是八脈八穴之一,具有通陽蹻、清頭目、利咽喉、通經絡、止痛等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、目眩、耳鳴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肩背痛、腰腿痛等症。

陽蹻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別出的脈,起於目內眥,上額角,沿頭頂至枕骨,下項,入缺盆,循肩胛內側,下行至髂骨後上方,沿大腿外側下行至膝外側,至腓骨小頭下方,沿足背外側至小趾外側端。陽蹻脈與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陽膽經、足陽明胃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太陽小腸經均有交會。陽蹻穴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疼痛等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、目眩、耳鳴、肩背痛、腰腿痛等症。

申脈穴是八脈八穴之一,具有通陽蹻、清頭目、利咽喉、通經絡、止痛等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、目眩、耳鳴、咽喉腫痛、牙痛、肩背痛、腰腿痛等症。

以下是古籍原文:

《針灸甲乙經》:陽蹻脈交會穴,在足太陽經的申脈、僕參、跗陽(郄)、睛明;足少陽經的居髎、風池;足陽明經的地倉、巨髎、承泣;手陽明經的肩髎、巨骨;手太陽經的臑俞。

《針經指南》:申脈通陽蹻,為八脈八穴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