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盛則外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盛則外熱是指外邪侵犯人體,使得體表的衛外陽氣充盛,與邪氣相抗爭,無法宣泄的情況,從而導致外表出現熱症。

根據《素問.調經論》所言,當上焦通利不暢時,皮膚會變得緻密,毛孔會閉塞,玄府(即身體的表面與外界的連接處)無法通暢,使得衛氣無法順利散出而產生外熱的現象。

陽盛則外熱的病因病理主要包括:

  • 外邪侵犯人體,使得體表的衛外陽氣充盛,與邪氣相抗爭,無法宣泄。
  • 陽氣充盛,使得毛孔閉塞,衛氣無法散出,從而產生外熱的現象。
  • 上焦通利不暢,使皮膚變得緻密,毛孔閉塞,玄府無法通暢,衛氣無法散出,從而產生外熱的現象。

陽盛則外熱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:

  • 發熱,出汗,口渴,煩躁,尿黃,大便乾燥。
  • 舌質紅,苔薄黃,脈滑數。

治療陽盛則外熱主要以清熱解毒和疏風散熱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有:

  • 銀翹散:包含金銀花、連翹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甘草等成分,具有清熱解毒和疏風散熱的作用。
  • 桑菊飲:包含桑葉、菊花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等成分,具有清熱解毒和疏風散熱的作用。
  • 荊防敗毒散:包含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等成分,具有疏風解表和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預防陽盛則外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  • 適當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• 在感冒發燒等疾病時,要及時就醫治療。

陽盛則外熱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