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虛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虛證是指由於陽氣虛衰所導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。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,推動血液循環、氣體交換、水液代謝等生理活動。陽虛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面色蒼白、精神倦怠、四肢不溫、腰膝酸軟、畏寒怕冷、大便溏薄、小便清長、舌淡苔白、脈沉細弱等。

陽虛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• 先天不足:先天稟賦不足,導致體內陽氣不足。
  • 後天失養:後天飲食不節、勞逸失度、久病久虛等,導致體內陽氣耗損。
  • 外感六淫:外感風寒、濕邪等,損傷人體陽氣。
  • 內傷七情:情志不遂,導致肝氣鬱結、脾氣虛弱等,損傷人體陽氣。

陽虛證的治療原則是益氣溫陽。益氣可以補充人體陽氣,溫陽可以溫暖人體陽氣。常用的益氣溫陽方劑有補中益氣湯、理中丸、保元湯等。

陽虛證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養。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溫熱性食物,少吃寒涼性食物。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要注意精神調養,保持心情舒暢。要注意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陽虛證是一種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陽虛證的症狀,應及時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