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斌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楊斌,字全臣,清代山西猗氏縣人。幼習儒業,後因父病篤,遂潛心鑽研醫道,以孝心驅使其精究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等醫典,終成一方名醫。

楊氏治學嚴謹,深諳中醫理論精髓,尤重「辨證論治」與「方劑配伍」。其學術思想深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強調「病機」為診療核心,主張「審因察機,隨證制方」。所撰《類方三訂》一書,系統整理歷代方劑,並依藥性、主治重新類纂,更附以己見,闡釋方藥加减之理,體現其「因證立方,活法活用」的臨牀思維。另有《病機總鑒》,聚焦「五運六氣」與臟腑病機之關聯,結合《素問・至真要大論》「病機十九條」,剖析外感內傷之病因病傳,惜未刊行,然從書名推測,其內容當涉及「六淫辨證」與「氣血津液病機」之整合。

楊斌之學術特色,在於融合經典理論與臨證實務,重視「方證相應」與「藥性歸經」。其對方劑分類之功,或可上溯至明代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・古方八陣》,而對病機之探討,則呼應清代葉天士「衛氣營血」學說,反映清初中醫學術承先啟後之風貌。其著作雖散佚未傳,然據地方誌所載,彼時醫林譽其「療疾如神」,足見其臨牀造詣之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