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旦升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楊旦升(生卒年不詳),字旭東,清代四川梁山縣人,為中醫歷史上頗具影響力的醫家之一。其醫學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古典醫籍的整理與彙編,所著《楊氏提綱醫方纂要》一書,系統性地摘錄並融合了《傷寒論》、《本草綱目》及《景岳全書》等典籍的精要,成為清代中醫臨床與理論結合的重要文獻。
醫學著作與學術特色
-
《楊氏提綱醫方纂要》
此書以「提綱挈領」為編撰宗旨,内容涵蓋:- 基礎理論:闡釋陰陽五行、臟象學説(如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與病機)、四診(望、聞、問、切)方法。
- 病症辨治:分述內科、婦科、兒科等常見病症,結合張仲景《傷寒論》的六經辨證框架,並援引張景岳(張介賓)的溫補學派觀點,強調辨證須察「虛實寒熱」。
- 附方與驗方:收錄多首實用方劑,部分方藥參考《本草綱目》的藥性理論,注重藥物配伍的「君臣佐使」原則。
-
學術淵源
楊旦升的醫學思想受金元明清諸家影響:- 傷寒學派:承襲仲景「隨證治之」的原則,重視外感病的傳變規律。
- 本草應用:沿用李時珍的藥物分類法,並結合臨床經驗補充藥效解説。
- 景岳學説:吸納張景岳對陰陽互根理論的發揮,如「陽中求陰,陰中求陽」的治則。
歷史評價與現存版本
《楊氏提綱醫方纂要》因內容簡明實用,在清代民間醫家中流傳較廣。現存刊本多為晚清木刻或石印本,部分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及中醫古籍庫中,成為研究清代中醫通俗化與臨床實踐的重要資料。
楊旦升的編著體現了中醫「博採眾長」的傳統,其書雖非創新之論,但對經典的提煉與整合,反映了清代醫家注重實用與普及的學術傾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