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康侯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楊康侯(字子建),北宋青神(今屬四川)醫家,幼承家學,博覽醫籍,於岐黃之術造詣深厚,尤擅融會諸家學說。其學術貢獻集中於五運六氣理論與婦科證治,然著作多佚,僅存殘篇,殊為可惜。

學術背景與思想

北宋醫家重氣化理論,楊氏承此風,深研《內經》運氣學說,認為除王冰註解外,鮮有醫家能透徹闡發其奧義。故撰《楊子護命方》、《通神論》,專論五運六氣與疾病之關聯,強調「司天在泉」之氣對人體臟腑經絡的影響,如歲火太過則肺金受邪,歲土不及則肝木乘侮等。此說雖佚,然從《聖濟總錄》等宋代醫典可見同期醫家對運氣理論之重視,足窺楊氏學術脈絡。

婦科臨床成就

楊氏所著《十產論》為宋代婦產科專論之翹楚,系統歸納難產十大類型:

  1. 橫產:胎體橫阻產道,主因氣血逆亂,胎轉失宜;
  2. 倒產:足先於首,責之衝任不調,胎元失穩;
  3. 坐產:臀位而下,多因母體腎氣不足,胎失所繫;
  4. 礙產:臍帶繞頸阻降,屬胎毒內蘊、血絡不和。
    書中不僅辨析病機,更載手法复位、藥物調氣等治法,如用「催生丹」(當歸、川芎、龜甲)活血順胎,反映宋代婦科已具備系統性處置準則。其部分佚文存於《產育寶慶集》,可與陳自明《婦人大全良方》相參證。

其他著述考略

《楊子建七說》早佚,據《產育寶慶集》引錄片段,內容涉及胎教養護與產後調理,主張「孕藉母氣以生,全賴脾土長養」,契合宋代醫家重脾土的學術傾向。另傳其有論述外感熱病與運氣關係之作,或為明清溫病學派先導,然文獻無徵,僅供考據。

楊氏之學,既承《內經》天人相應之旨,復開婦科辨證之細目,雖遺篇零落,然於宋代醫學史中,猶可見其融理法方藥於一爐的學術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