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起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楊起
楊起,字文遠,明代醫家,生平記載較為簡略,然其醫學貢獻見於著述。據現存史料,楊氏曾編撰《簡便單方》與《名醫驗方》,兩書皆為臨床方劑彙編,或輯錄歷代驗方,或總結民間簡效治法,惜未廣泛刊行,後世流傳不顯,今人僅能從其他醫籍引文中窺其片段。
醫學背景與學術特點
明代中醫發展趨於實用,方書編纂盛行,重視臨床便捷療法。楊起所著之《簡便單方》或符合此風潮,強調「簡、便、效、廉」,可能收錄單味藥方或簡易組方,便於民間應用。此類著作多針對常見病證,如傷寒、瘧痢、瘡瘍等,反映當時醫家對實用性醫療知識的需求。
《名醫驗方》則可能彙集歷代醫家臨床實效方劑,或加入楊起個人驗證心得。明代醫家常以此類文獻保存前人經驗,並結合地域疾病特點加以調整,体现「驗方」的实证精神。書中或涉及內科雜病、婦科及兒科方劑,呈現明代醫方「博采衆長」的特色。
與其他醫家的關聯
明代同期的方書,如《普濟方》、《本草綱目》附方等,均重視方劑的整理與驗證。楊起之作雖未若李时珍、朱橚等大家著作系統,然其編纂取向相近,皆反映當時醫學知識的普及化趨勢。此外,楊氏或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書中可能融合寒涼、攻邪等不同學派治法,惟因原書散佚,難以詳考。
中醫術語與相關內容
若《簡便單方》涉及單味藥方,可能运用中藥「單行」之理(《神農本草經》「七情」之一),如獨參湯補氣、金銀花解瘡毒等。而驗方中的配伍,或遵循「君臣佐使」原則,並結合明代盛行的「藥性理論」,如寒熱溫涼四氣、升降浮沉等,以調和臟腑氣血。
惜楊起著作未得留存全貌,今人僅能由明代醫學風尚推測其學術價值。其名雖不彰,然作為基層醫家的代表,其著述或曾為當時民間醫療提供重要參考,亦為中醫方劑學發展的縮影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