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楊耀祖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楊耀祖(生卒年不詳),字丕顯,山西平定縣人,為明末清初著名醫家。其師承經健陽,深得醫理精髓,後成為一方名醫,與傅山(青主)交誼甚篤。傅山每罹疾患,多賴其調治,足見其醫術精湛。後遷居京師(今北京),聲名遠播,求診者絡繹不絕。
醫術特色與學術背景
- 師承脈絡:楊氏師從經健陽,承襲其學術體系。經氏醫派注重臟腑辨證與氣血調和,善用溫補之法,此風格亦反映於楊耀祖臨床實踐中。明末清初醫學界崇古風氣濃厚,楊氏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經典理論,結合時方運用,展現「遵古而不泥古」的治療特色。
- 與傅山之醫緣:傅山為明末清初思想兼通醫、儒的大家,其《傅青主女科》等著作影響深遠。楊耀祖能為傅山調治疾病,足見其辨證精準與用藥獨到,尤可能在內科雜病與情志調理方面具專長,契合傅山「身心並治」的醫學觀點。
- 臨床實踐:清代京師醫家雲集,楊氏能以醫術聞名,推測其擅長處理疑難重症,或精於脈診與方劑加減。當時中醫重視「四診合參」,楊氏可能承繼金元四大家之學,如李東垣「脾胃論」調補中氣,或朱丹溪「滋陰降火」之法,因地制宜調理北方患者體質。
- 社會背景:明清之際,醫者常兼通儒學,楊氏遷居京師後聲名鵲起,除醫技外,或因其儒醫形象符合士人階層需求,且京師多顯貴,對溫和調補之術需求甚殷,與其師門風格相應。
歷史評價
楊耀祖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與傅山的互動及在京師的行醫紀錄,顯示其為明末清初北方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其生平反映當時民間醫家透過師承與交遊提升醫術的途徑,亦印證中醫「以醫會友」的傳統文化交流模式。其學術淵源,可視為山西地域醫學與經典理論結合的典型案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