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瘍醫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瘍醫正詳論

歷史源流

瘍醫正為中國古代醫官職稱,其制可追溯至後周時期。當時朝廷設醫療機構,專司外傷及瘡瘍治療,瘍醫正即為此系統中地位較高之醫官。《周禮·天官》已有「瘍醫」記載,謂其「掌腫瘍、潰瘍、金瘍、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」,至後周制度益臻完善,於瘍醫之上另設瘍醫正,統領瘍科事務。

職司範疇

瘍醫正所主治疾症可分為四大類:

  1. 腫瘍:癰疽發背等陽證瘡瘍,多因熱毒壅滯、氣血凝結所致
  2. 潰瘍:瘡面久潰不斂,多屬氣血兩虛或餘毒未清
  3. 金瘍:刀劍所傷及外傷感染,涉及經絡斷裂與血瘀證候
  4. 折瘍:骨折脫臼等傷損,須手法整復並配合藥物療法

其治療手段除內服湯藥外,更擅外用藥術,如膏藥敷貼、藥線引流、灸法排膿等法。《劉涓子鬼遺方》所載金瘡方與癰疽治法,可視為瘍醫正臨證之重要參考。

理論基礎

瘍醫正之診治核心立基於三大理論體系:

  • 經絡學說:依瘡瘍所發部位辨別所屬經絡,如面部屬陽明,背部屬太陽
  • 營衛氣血:瘡瘍初起多為營衛失和,後期則見氣血耗傷
  • 五善七惡:以臟象理論判斷瘡瘍預後,如心善則精神爽慧,肝惡則目睛緊小

北宋《太平聖惠方》詳載「辨癰疽證候好惡法」,可窺見瘍醫正辨證之精要。治療時尤重標本緩急,陽證瘍疾首重清熱解毒,陰證則溫補托毒,並遵「消、托、補」三法次第施治。

技法特色

瘍醫正之特殊技藝包含:

  • 刀針決膿:以鋒針切開排膿,講究分寸手法
  • 藥捻透達:以藥棉捻子導入瘡瘍深部引流
  • 烙法止血:用火針灼烙金創出血之處
  • 夾縛固定:以竹片或杉皮固定骨折患處

元代《世醫得效方》中記載多種瘍科手法,其中「牽引撙按」之骨折復位法,反映瘍醫正對骨傷處理之嫻熟。明代《外科正宗》更系統整理瘍科理論,將此職能之學術內涵推向高峰。

歷史地位

瘍醫正制度至明清時期漸融入太醫院體系,其職能分化為外科與傷科。然其融合內治外治、兼顧形傷與氣血之整體觀,仍深刻影響後世中醫外科發展。清代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》所載瘍科辨治要訣,實為歷代瘍醫正臨床經驗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