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養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養胃,即清養胃陰。治療胃燥津傷、胃陰不足[1]的方法。症見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,易飢,大便燥結[2]口乾咽燥,舌紅[3]少苔,脈細數等。用益胃湯、五汁飲[4]等方。或選用沙參、玉竹[5]、麥冬、石斛、生地[6]等藥治療。

養胃是指通過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等手段,來改善胃部不適,促進胃部功能恢復的一種保健方法。養胃的方法有很多,常見的有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調理:養胃首先要從飲食入手,飲食要清淡、易消化,少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、蛋白質和易消化的食物,如新鮮蔬菜、水果、豆製品、魚肉等。

  2. 藥物治療:如果胃部不適比較嚴重,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緩解症狀。常用的養胃藥物有: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四君子湯等。

  3. 穴位按摩:按摩一些具有養胃作用的穴位,也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。常用的養胃穴位有:足三里胃脘穴、中脘穴等。

  4. 中醫推拿:中醫推拿也是一種很好的養胃方法。常用的養胃推拿手法有:揉腹、按摩足三里穴、胃脘穴等。

  5. 養生保健:養胃還要注意養生保健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不熬夜,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
養胃是一項長期的保健工作,需要堅持不懈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如果胃部不適比較嚴重,建議到醫院就診,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陰不足 - A+醫學百科

  2. 大便燥結_大便燥結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3. 舌紅少津無苔,舌紅少津無苔的治療_舌紅少津無苔的原因,舌紅少津無苔怎麼辦_症状百科

  4. 五汁饮_百度百科

  5. 玉竹(天门冬科黄精属植物)_百度百科

  6. 生地 - 医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