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養心安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養心安神是中醫治療學名詞,指一種安神法。治療陰虛而心神不安的方法。症見心悸[1]易驚,健忘[2]失眠,精神[3]恍惚[4],多夢遺精,口舌生瘡,大便燥結[5]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多因心血虧虛。方用柏子養心丸。常用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麥門冬龍眼肉等藥。

養心安神[6]法是根據中醫陰陽五行學說,以陰陽平衡為基礎,以心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藏神,心神不安,則會出現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多夢、遺精等症狀。養心安神法通過調理陰陽,滋養心血,補益心神,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。

養心安神法常用的中藥有酸棗仁、柏子仁、夜交藤、麥門冬、龍眼肉等。酸棗仁味甘、酸,性平,有養心安神、寧心益智的功效。柏子仁味甘、苦,性平,有養心安神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夜交藤味辛、甘,性溫,有養心安神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麥門冬味甘、淡,性平,有養陰潤肺、益胃生津的功效。龍眼肉味甘、酸,性溫,有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的功效。

養心安神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治療方法,對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多夢、遺精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養心安神法不可盲目使用,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心悸(中医病证名)_百度百科

  2. 健忘症(记忆障碍的一种症状)_百度百科

  3. 精神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4. 恍惚 (意識狀態)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5. 養血潤燥、補虛根治便秘!老祖宗的12種自然食療|早安健康

  6. 养心安神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