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體仁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楊體仁,字生庵,清代著名醫家,四川渠縣人氏。其精研醫理,尤擅針灸之術,於中醫經絡學說及針刺手法上頗有建樹,後世所傳《針灸心法》一書即為其畢生臨證經驗之結晶。
學術背景與針灸特色
楊氏承襲《內經》《難經》之旨,兼融歷代針灸名家學說,強調「經脈爲本,氣血爲用」的治療核心。其針法注重 「辨經取穴」與「補瀉手法」 的結合,主張:
- 經絡辨證:依病邪所在經絡選穴,重視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氣血盛衰關係。
- 針刺深淺:按《素問·刺要論》「病有浮沉,刺有淺深」之理,針對表裏虛實調整進針深度。
- 補瀉手法:結合捻轉、提插等技巧,以「迎隨補瀉」與「呼吸補瀉」爲要,調和營衛之氣。
著作《針灸心法》
此書系統整理了楊氏臨床經驗,內容涵蓋:
- 經穴考證:考訂穴位定位,辨析各家異說,如對「三陰交」「足三里」等要穴的深淺刺法詳加闡釋。
- 針灸配穴:提出「主應配穴法」,以主穴爲君、配穴爲臣佐,形成針對風寒濕痹、內傷雜病的方穴體系。
- 急症救治:載錄針灸對中風、厥逆等急症之處理,強調「速刺井穴以開竅醒神」的急救原則。
後世影響
楊體仁之學上溯軒岐,下啓清末針灸流派,其《針灸心法》爲清代少數專論針術之典籍,對四川地域醫學的發展影響尤深。書中注重實效、化繁爲簡的風格,亦反映清代醫家「由博返約」的學術趨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