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中醫名詞「大義」探析

大義之源流

「大義」一詞在中醫典籍中特指醫學理論之核心要旨與根本原則,宋代太醫局將其列為醫學生考核之重要科目,如《本草大義》、《脈證大義》、《運氣大義》等,皆為檢驗醫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掌握程度之關鍵試題。此傳統可追溯至《內經》時代,歷代醫家皆重視對醫學「大義」之闡發與傳承。

宋代醫學教育中的大義科目

宋代太醫局設立「大義」考試科目,體現了當時醫學教育對理論基礎之重視:

  1. 本草大義:涵蓋藥物性味歸經、升降浮沉、配伍禁忌等核心理論,要求醫學生不僅識藥,更要通曉藥理。
  2. 脈證大義:深入探討脈象與證候之關係,包括《脈經》要旨及臨床辨脈要點。
  3. 運氣大義:專研五運六氣學說,涉及天文曆法與疾病流行之關聯,為宋代醫學特色內容。

大義在中醫理論體系中的地位

中醫「大義」實為貫穿整個理論體系之樞紐:

  • 陰陽五行大義:闡釋陰陽消長、五行生剋之基本規律,為診療根本依據
  • 藏象大義:探究五臟六腑功能特點及其相互關係
  • 經絡大義:系統論述經脈循行、氣血運行之道
  • 病機大義:分析疾病發生發展之基本機制與變化規律

歷代醫家對大義的發展

  1. 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實踐「脈證並治」之大義
  2. 孫思邈於《千金要方》闡發「醫乃仁術」之倫理大義
  3. 金元四大家各從不同角度發展病機大義
  4. 明清溫病學派充實了外感熱病辨治大義

大義的臨床指導價值

掌握中醫大義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:

  • 診斷方面:通曉四診大義,方能準確收集病情資料
  • 辨證方面:領會八綱辨證大義,才能正確分析疾病本質
  • 治療方面:遵循「治病求本」之大義,確立恰當治則治法
  • 用藥方面:依據「君臣佐使」之大義,合理組方配伍

大義與中醫傳承

傳統中醫教育強調「由博返約」,而「大義」正是這「約」之精髓。歷代醫家皆重視對經典大義之鑽研,如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之養生大義
  • 《神農本草經》之藥性大義
  • 《難經》之脈診大義
  • 《傷寒論》之辨證大義

此種以核心要義為基礎的學習方法,確保了中醫學術的連貫性與系統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