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楊文修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楊文修,字仲理,號佛子,南宋時期著名醫家,浙江諸暨人。其人性情淳厚,以孝道聞名,早年習儒,後因母親久病不癒,遂轉而潛心鑽研醫術,終成一代名醫。朱熹曾慕名與之暢談,通宵論學,可見其學識之淵博。
楊文修精通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,尤其擅長將儒家思想與醫理相結合,注重天人相應、陰陽調和的整體觀念。其著作《醫術地理撥沙圖》,不僅包含豐富的臨床經驗,還涉及中醫地理學的探討,強調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,體現了中醫「因地制宜」的治療原則。
在中醫理論方面,楊文修重視「五運六氣」學說,認為氣候變化與人體疾病息息相關,主張根據時令調理身體,以防病為主。他亦深入研究經絡學說,強調氣血流通的重要性,並在針灸與藥物的配合運用上有獨到見解。其用藥講究「四氣五味」,善於根據患者體質與病情變化,靈活調配方劑,以達到平衡陰陽、扶正祛邪的效果。
楊文修的醫學思想融合了儒家的仁愛精神與中醫的實踐智慧,對後世中醫發展有一定影響。其生平事蹟與學術成就,不僅展現了南宋醫家的風範,也為中醫學史留下了寶貴的篇章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