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搖手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搖手法
搖手法為小兒推拿常用手法之一,出自清代醫家張振鋆所著《釐正按摩要術》。此手法以輕緩柔和為要領,操作時需握持小兒腕部或手掌,以均勻力道左右擺動,使關節自然搖晃,幅度宜小,速度宜慢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之效。
中醫理論中,搖手法主要作用於手部經絡,尤以肺經、大腸經及心經為主。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循行於上肢,與臟腑氣機相連,輕搖可促進經氣流布,宣通腠理,化解痰濁。《釐正按摩要術》云:「將小兒手從輕從緩搖之,……能化痰。」此因痰濕之證多與氣機不暢相關,搖動肢節可助氣行津布,痰隨氣化,適用於小兒痰嗽、脘痞等症。
從手法分類而言,搖法屬「動搖類」推拿技法,與抖法、扳法同屬關節運動手法,然其力道更輕緩,適用於小兒稚嫩之體。手法操作需配合患兒體質與病情,若痰濕蘊肺,可配合清肺經、揉膻中等穴;若脾胃氣滯,則兼用摩腹、推脾土等法,以協同調理。
搖手法亦體現中醫「輕可去實」之治則,通過溫和導引,使氣血歸於平和,符合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之生理特性,為小兒推拿中化痰、行氣之基礎手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