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藥捻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藥捻灸
藥捻灸乃中醫灸法之一種特殊療法,源遠流長,屬外治法範疇。此法乃用棉紙緊裹藥末,捻製成細條狀,依治療需求裁為小段,直接貼附於穴位或患處施灸。
基本原理
藥捻灸結合了傳統灸法與中藥外治之雙重功效。藥物經由灸熱作用,促使其藥性透皮吸收,同時藉由溫熱刺激穴位經脈,達到「以藥療疾,以灸通絡」之雙重治療目的。此療法體現了中醫「內病外治」的治療思想,符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從外治內」之理。
藥材配伍
藥捻灸所用藥物配方多具溫通經脈、活血化瘀、散寒止痛之效。常用藥物包括但不限於:
- 溫經散寒類:如艾葉、肉桂、乾薑
- 活血化瘀類:如紅花、當歸尾、乳香、沒藥
- 祛風除濕類:如羌活、獨活、蒼朮
- 開竅通絡類:如麝香、冰片
諸藥依具體病症配伍,研磨成極細末,以確保捻製品質與藥效發揮。
製作工藝
藥捻製作講求精細:
- 選用柔韌棉紙,裁為適宜長寬
- 將配伍好的藥末均勻鋪於棉紙上
- 以特定手法緊實捻捲成直徑約2-3毫米之細條
- 依臨床需要剪成0.5-1厘米小段備用
施灸方法
藥捻灸施術時須講究:
- 先定位準確取穴,常選用阿是穴或特定經穴
- 以小段藥捻直立置於穴位
- 從頂端點燃,任其緩緩自燃
- 燃至近皮膚時即去除,避免灼傷
- 每穴可施3-5壯,依病情調節
臨床應用
此療法尤適用於:
- 風寒濕痹所致關節疼痛
- 氣血瘀滯之症瘕積聚
- 經脈閉阻之麻木不仁
- 寒性脘腹疼痛
- 某些慢性虛損性疾病
蓬萊火之特殊性
蓬萊火乃藥捻灸之著名代表,相傳源自道家養生術。其配方獨特,除一般溫通藥物外,尚加入某些礦物類成分,燃時產生特殊藥氣,具有較強穿透力。據古籍記載,此療法對於某些頑固性痹證具有殊效。
藥捻灸作為中醫特色外治法之一,體現了古人「因病製宜」的智慧,其簡便易行而療效確切之特點,至今仍在臨床上有其獨特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