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藥捻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藥捻灸是中醫的一種灸法,也稱為藥捻火。它的原理是將藥物研磨成粉末後,用棉紙緊裹成細條,再剪成小段,貼於穴位上施灸。藥捻灸具有溫經散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關節疼痛、跌打損傷等疾病。

藥捻灸的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選擇合適的穴位。
  2.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然後用棉紙緊裹成細條。
  3. 將藥捻剪成小段,貼於穴位上。
  4. 用艾條點燃,燻烤藥捻。
  5. 燻烤至藥捻發熱,患者感到局部溫熱舒適即可。

藥捻灸的注意事項如下:

  1. 藥捻灸前要先將穴位清洗乾淨。
  2. 藥捻灸時要注意火候,避免燙傷皮膚。
  3. 藥捻灸後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4. 藥捻灸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損傷皮膚。

藥捻灸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灸法,具有良好的療效。然而,由於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使用時需要注意火候,以避免燙傷皮膚。同時,如果皮膚已經破損或出血,則不宜使用藥捻灸。

《醫宗金鑒》中記載了藥捻灸的相關資訊,指出運用棉紙緊裹藥末捻成細條,剪成小段,貼於穴位上施灸的方法。其中蓬萊火即是一種藥捻灸的形式。蓬萊火使用蓬萊火條,以艾火點燃,燻烤藥捻,以熱熨穴位。使用灸法時,必須先進行藥捻灸來觀察藥物的性味、寒熱程度、輕重以及適用與忌用情況,然後再進行施灸治療。

因此,可以看出藥捻灸是一種重要的中醫灸法,具有良好的療效。然而,在使用時需要注意掌握好火候,避免燙傷皮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