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藥筒拔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藥筒拔法

藥筒拔法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,用於將潰瘍的膿毒拔出,其作用與拔火罐相似。適用於陰發背十五日前後,潰瘍堅硬散漫不收,膿深且不能向外潰破的情況下進行。

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先取鮮菖蒲、羌活、獨活、蘄艾、白芷、甘草各15克,連須蔥90克,加入清水十碗,煎數十沸後待用。
  2. 接著,取鮮竹數段,每段長七寸,口徑約一寸三分,一頭留節,颳去外皮青色部分,保留內白部分,厚度約一分多,靠近節處鑽一孔,然後用細杉木條緊塞住鑽孔,放入前述的藥水中煎數十沸。
  3. 對於內部膿毒難以排出的情況,可以先在潰瘍上切三個"工"字形口子,然後將藥水盆放在病人床前,將藥筒內的熱水倒出,迅速將藥筒對準瘡口合上,輕按使其貼合,自然吸附住。
  4. 等待約5-10分鐘,藥筒已經變涼,然後拔掉木塞,藥筒就會自然脫落。但嚴重潰瘍的情況不宜使用此方法,以免引起出血。

《醫宗金鑒》中對藥筒拔法的描述為: 凡是陰發背十五日前後,潰瘍堅硬散漫不收,膿深不能向外潰破的情況,首先使用鮮菖蒲、羌活、獨活、蘄艾、白芷、甘草各十五分,連須蔥九十分,加入清水十碗,煎數十沸後待用。接著使用鮮竹數段,每段長七寸,口徑約一寸三分,一頭留節,颳去外皮青色部分,保留內白部分,厚度約一分多,靠近節處鑽一孔,然後用細杉木條緊塞住鑽孔,放入前述的藥水中煎數十沸。對於內部膿毒難以排出的情況,可先在潰瘍上切三個"工"字形口子,然後將藥水盆放在病人床前,將藥筒內的熱水倒出,迅速將藥筒對準瘡口合上,輕按使其貼合,自然吸附住。約等五、六分鐘藥筒已涼,拔去木塞。藥筒自落。嚴重潰瘍的情況不宜使用此方法,以免引起出血。

按語: 藥筒拔法與拔火罐相似,但藥筒拔法更為安全,不易引起出血。然而,由於現代臨床較少使用鮮竹,因此藥筒拔法也已很少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