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藥物發泡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藥物發泡灸

藥物發泡灸,又稱藥物敷貼療法或藥物發泡療法,以及古代的天灸,指的是將刺激性藥物敷貼於穴位處,使其發泡的治療方法。在應用該方法時,需要根據病情選用適當的藥物,並掌握好敷藥時間,以避免感染的發生。藥物發泡灸常用於臨床上處理關節疼痛、敷貼疼痛區域、哮喘、瘧疾、扁桃體炎、黃疸以及滯產等疾病。常見的藥物發泡灸包括毛茛炎、斑蟊灸、旱蓮灸、蒜泥灸和白芥子灸等。

特點

藥物發泡灸有以下特點:

  1. 刺激性強:藥物發泡灸所使用的藥物具有強烈的刺激性,能夠刺激穴位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,進而治療疾病。
  2. 快速作用:藥物發泡灸由於刺激性強,因此作用迅速,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疼痛等症狀。
  3. 副作用小:藥物發泡灸由於刺激性強,因此副作用相對較小,一般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。

適應症與禁忌症

藥物發泡灸的適應症包括:關節疼痛、哮喘、瘧疾、扁桃體炎、黃疸和滯產等。藥物發泡灸的禁忌症包括:皮膚破損和對藥物過敏等。

操作方法

藥物發泡灸的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選擇合適的藥物:常用的藥物有毛茛、斑蟊、旱蓮、蒜泥和白芥子等。
  2. 將藥物研成細末。
  3. 使用適量的水將藥物調成糊狀。
  4. 將藥糊敷貼於穴位處。
  5. 使用紗布包紮固定。
  6. 待藥物發泡後,揭去藥糊。

注意事項

使用藥物發泡灸時,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選擇適當的穴位:藥物發泡灸使用的穴位通常位於患者疼痛的部位。
  2. 控制敷藥時間:藥物發泡灸的敷藥時間一般為2-4小時。
  3. 發泡後注意防止感染。

藥物發泡灸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外治法,具有刺激性強、作用迅速、副作用小等特點。在臨床上廣泛應用,但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因此在使用時需注意掌握好敷藥時間,同時也要注意防止感染的發生。